古樹曬紅:卓臻品味 太陽的味道

古樹曬紅:卓臻品味 太陽的味道

47閱讀 2018-10-03 02:50 常識

云南有一種采用日光曬干的紅茶,名為曬青紅茶。這種茶,茶湯黃紅明亮、輕盈剔透,香氣不張揚、較為內斂,有太陽味,湯質比較柔滑、甘甜,頗受茶友喜愛。

曬紅是什么?

顧名思義,所謂曬紅,是采用日光曬干,不用烘焙的紅茶,名為“曬紅”。

--- 古樹曬紅的歷史與由來 ---

云南曬紅的起源主要有四種說法,各有依據和道理。

(一)云南曬紅源于“紅湯茶”

支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,云南曬紅起源于二十世紀上半葉云南銷售給藏區(qū)經過“潮水”發(fā)酵的紅湯茶。

(二)曬紅為茶農自創(chuàng)

在云南茶山上有這樣一種說法,近幾年因農戶個體缺乏烘干提香的設備和技術,便采用雷同于普洱茶“日光曬干”干燥工藝加工,進而逐步形成的一種特殊工藝的紅茶,這就是云南曬紅。

(三)古樹曬紅為民國時期的傳統(tǒng)制茶工藝

持此類觀點的人,其依據是《中國熱帶植物第一編》這本民國古書。

(四)曬紅源于“太和甜茶”

太和甜茶是普洱太和人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,結合地方茶資源、民俗文化、氣候特征而獨創(chuàng)的茶,至今有三百余年的歷史,其最大特點是“甜”。現普洱市鎮(zhèn)沅縣振太鄉(xiāng)史稱太和。

?--- 曬紅的工藝與特點 ---

眾所周知,“紅茶”是一種全發(fā)酵茶,基本都有萎凋、揉捻、發(fā)酵、干燥四個典型環(huán)節(jié)。最后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“干燥”,是將發(fā)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溫烘焙,迅速蒸發(fā)水分,以達到保質干燥的過程。

高溫能迅速鈍化酶的活性,停止發(fā)酵;蒸發(fā)水分、縮小體積、固定外形、保持干度以防霉變;散發(fā)大部分低沸點青草氣味,激化并保留高沸點芳香物質,以獲得紅茶特有的甜香,也就是所謂的提香。這種干燥過程一般采用機器烘干或碳火烘焙完成。

而“曬紅”的工藝是:萎凋、揉捻、發(fā)酵(偏重于有氧輕發(fā)酵)、曬干(日光干燥)。

滇紅與曬紅在制作工藝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干燥方式:滇紅在發(fā)酵后采用高溫烘干的方式干燥,并起到提香的作用。

而曬紅采用普洱茶的陽光自然干燥,發(fā)酵比較偏重于有氧輕發(fā)酵,使其在發(fā)酵的同時伴隨著部分氧化作用,在發(fā)酵度方面低于主流紅茶,保留了部分活性物質形成介于烏龍茶和主流紅茶之間的獨特風味。

這樣一來曬紅就兼具了紅茶與普洱茶的特點,其最大特點是苦澀不顯,香甜滑,回甘強,口感別具特色與風味。

--- 普洱曬紅的制作要點 ---

鮮葉

鮮葉必須有一定成熟度,以一芽二葉為佳。曬紅茶主要采用喬木大樹茶原料為主。采用傳統(tǒng)型種養(yǎng)方式采摘,大多屬高山茶,茶樹休眠期長,生長環(huán)境良好,內含物質積累豐富,所制產品香、甜、滑,耐泡,耐儲存。存后變化豐富,品飲效果更佳。為發(fā)揮曬紅的比較優(yōu)勢,大樹茶可作為曬紅的主要原料。

其內含物質豐富,存放后茶湯飽滿,甜度高,并且有自己的特點——山頭韻,極具品飲性。

日光自然萎凋

曬紅萎凋介于傳統(tǒng)紅茶的萎凋與普洱茶(曬青)攤晾之間,講究新鮮及時,以青草氣去,花香顯,鮮葉柔弱并帶有一點粘性,萎凋工序即告完成。

發(fā)酵

曬紅偏重于有氧發(fā)酵,輕于發(fā)酵。發(fā)酵時間可以靈活掌握,以“變色生香”這一主要指標來判斷是否發(fā)酵到位。以易武古樹曬紅原料發(fā)酵為例,以6到8個小時之內為宜。

曬干

跟普洱曬青毛茶工藝相似,但毛茶水分要低于曬青毛茶,即曬得更干,否則容易產生返青現象。

壓制

參照普洱茶壓制工藝,可壓制成餅茶或者磚茶,節(jié)省空間,便于存放。

存放

突破了傳統(tǒng)紅茶36個月保質期的限制,是一種能夠長期存放,越陳越香的茶。(發(fā)酵后的古樹紅茶,散茶條索粗壯,類似于生茶)

香氣

當年新制的曬紅略帶淡淡的青澀味,花香自然幽雅,留杯不張揚,茶湯橘黃透亮,葉底黃褐鮮活,甜滑順口。陳放一年左右,青澀味漸去,帶甜味的花香更顯,湯色加深。存放三年后,香氣馥郁,湯色橙紅,此時茶黃素與茶紅素得到有效轉化,品飲效果非常不錯。有一定年份的曬紅香氣陳中帶甜,湯色深紅,口感醇滑。

口感

從存放后口感變化上講:曬紅香是隔年香,具有類似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特點。剛加工完成的曬紅有青澀味,口感不是最佳,經陳化后,香氣口感會有明顯的提升。存放幾年后,還會產生陳香,別具特色。

--- 曬紅的原料要求 ---

臺地茶

內含物質積淀不夠,做出來口感不夠飽滿,存放一段時間品飲,沖泡次數不如荒地茶、古樹茶,不耐泡;香氣飄浮淡薄,苦不化,澀更顯。不主張用臺地做曬紅,其更適合做標準綠茶。

臺地茶園可以通過生態(tài)留養(yǎng)、喬木型放養(yǎng),采用傳統(tǒng)的采養(yǎng)模式,也可升級為曬紅的主要原料基地。

荒地茶

采用傳統(tǒng)型種養(yǎng)方式采摘,大多屬高山茶,茶樹休眠期長,生長環(huán)境良好,干物質積累豐富,所制產品香、甜、滑,耐泡,耐儲存。存后變化豐富,品飲效果更佳。為發(fā)揮曬紅的比較優(yōu)勢,荒地茶可作為曬紅的主要原料。

古樹茶

古樹原料也適制曬紅,但價位太高。一些名氣不大,價位不高的古樹茶區(qū)的古樹茶將是曬紅的頂級原料來源,可開發(fā)曬紅的高端市場。

古茶樹因往往采用傳統(tǒng)型古樹采養(yǎng)模式(藤條茶采養(yǎng)模式),其鮮葉往往帶有許多老葉、硬梗、馬蹄,外觀不佳,做普洱生茶成品率不高(因為要撿剔黃片、長梗等),而做曬紅不刻意要求這些,相反就因為按傳統(tǒng)模式采摘的古樹鮮葉成熟度高,內含物質豐富,有梗帶馬蹄,存放后茶湯飽滿,甜度高,更具品飲性。

來源:說茶網

上一頁:知識 | 干泡法如何泡茶?不用水嗎?

下一頁:榮縣舉辦第二屆茶花谷油茶文化旅游節(jié)

相關閱讀

茶友網
滇ICP備19006320號-4
滇ICP備19006320號-4